时间虽久远 不改其诺

2019-6-26

作者:胡康林 实习生:朱烨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导语

“父亲,您一直到离世都对没能当面感谢救命恩人耿耿于怀,嘱托我一定要找到唐家人,儿子终于见到他们人,当面向他们表示了感谢,您多年的遗憾得以弥补,您可以放心了。”

 

使命于身,虽千难万险,不改其志。诺言于行,虽时间久远,不改其诺。对先烈来说,完成使命,便是守住信仰,践行诺言,便是守住人格。

 

在江西卫视《跨越时空的回信》中,74岁的烈士后人吴炳银替红军父亲吴贞和,向救命恩人道了一声感谢。虽然只是一声感谢,但他守护了父亲的“诺言”与“使命”。

84年前的“证明书”

1935年1月28日,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土城战役打响,一场恶仗下来,红军队伍中增加了大量伤员。为了让受伤的红军战士得到及时救治,上级决定,将伤员就近安排在老乡家中养伤。

其中,有7名红军战士被送到了老乡唐树田家中。在老乡的细心照料下,两个月后,大部分战士们的身体基本康复,准备重返红军队伍,临别前,他们给唐树田留下了一封“证明书”。

“证明书”中写道:“我们七人在此历时六十多天,唐树田老人一文钱都不要。凌晨分别走时,大家都掉泪哭了。吃酒时,我们七名战士都说,一定回来看望唐、陶二位老人。”

这封信书写于1935年,但被世人知晓,已是70年后。2005年,当初与父亲一起每天给战士们“送米送菜送药”的唐安华,此时已经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儿子的陪伴下,他把这封保存了大半个世纪的手记捐赠给了重庆三峡博物馆。

最终,这封“土城战役红军手记”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重庆地区发现的唯一一份关于土城战役的文献记录。而这背后的一段珍贵的军民故事,也随着手迹的出现呈现在大众面前。

7名受伤红军被救

在这七名受伤红军中,有一名战士伤势最重,他叫吴贞和。“当时我父亲伤得很严重,左下腹部中弹,血一直流,用手捂都捂不住,撤下来的时候走都走不了,是战友背下来的。”今年75岁的吴炳银,是吴贞和的儿子,他在《跨越时空的回信》中讲诉了一段关于他父亲与唐家父子的故事。

吴炳银说,当时受伤的7名战士中,他父亲养伤的时间最长,另外六个人都走了,他父亲又养了将近一个月才走。

“我父亲后来跟我说,他们也不想给老乡添麻烦,不想让他们陷入危险。当时组织上安排他们到贵州省习水县温水方向隐蔽下来治伤。但一行人目标太大,加上伤势严重,迫使他们只能就近向当地老乡寻求帮助和掩护。”

吴炳银说,在那个年代,收留红军战士是很危险的事,但老乡们没有为此感到害怕而拒绝,这让战士们十分感动。

一开始,战士们去了习水县飞鸽的陶家,陶家人丝毫没有犹豫就把他们留了下来,还借了钱给他们。但是陶家距离大路很近,很危险,于是陶家帮他们联系了相距20多公里的重庆江津洪海的唐家。

到达洪海的当晚,唐家人就把战士们送到了九凤山的岩洞里,安排他们隐蔽在那儿,山上附近还有个庙。为了让他们尽量少露面,老乡建议他们白天在山洞里休息,晚上到庙里疗伤。

“吃饭和喝水,全部都是由唐家父子亲自来给他们送。这样一来,在老乡的帮助下,就没被敌人发现,一直到养好伤离开。”说着,吴炳银满脸感激。

70年后再现红军手迹

重伤痊愈后,吴贞和和战友们曾回到洪海找过唐家人,他们一直想回去感谢当时救过他们的恩人,也一直惦记他们后来是不是安全。“但是很遗憾,并没有见到当时的恩人。”

于是,吴贞和就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了他的地址:“习水县温水五保一甲娄底”,上面还标注了姓名和时间。他希望唐家人看见条子后能联系他,哪怕写信告知他们的近况也是好的。

然而,这一等就是几十年。“父亲当时想,这么久没有来消息,也许人应该是不在当地居住了,所以就没再去过。一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得到唐家人的消息。”

吴炳银回忆说,父亲去世以后,他没有放弃寻找唐家人的下落,但都是大海捞针,没有任何音信,直到2005年。

“当时我接到了当地一家媒体打来的电话,问我是不是红军吴贞和的儿子,他们说发现了一封我父亲留下的字条。”

听到这个消息,吴炳银很兴奋,经过核实,这份字条正是当年父亲和战友留给老乡的“证明书”。“当时我第一个反应就是,终于找到这一家人了!”回想起这些,吴炳银仍然很激动。

讲述70年未见的原因

对于救助者来说,唐家人并没有想要红军战士什么回报,因为他们相信,作为老百姓自己的队伍,红军一定会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守护他们,就是守护自己一家人未来的幸福。

但对于吴贞和们来说,写下这张字据,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不过遗憾的是,从离别那一刻开始到1975年吴贞和逝世,他都没能见过唐家人,没能道上一声感谢。

而对于为何两家人相隔70年后才联系上,唐安华的儿子唐文祥道出了实情。“我爷爷和我父亲都不识字,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

唐文祥说,从小他都不知道爷爷、爸爸和红军战士还有这一段故事,直到2005年看到这份手迹。“父亲一直把它当作一个秘密守护着,从来没有拿出来。”

2005年,唐文祥家里开农家乐,来了一位70多岁游客和他的父亲唐安华聊天,聊到自己曾经与红军的故事,唐安华才把这个手迹从烟道的墙缝里拿了出来。“老人一看,说这个东西很珍贵啊,很有历史价值,还问我父亲后来有没有和这些红军联系。”

自那以后,唐安华便四处打听当时救过的红军战士,想了解他们后来怎么样了,于是他们便把手迹交给了记者,请他们帮忙。

唐文祥说,父亲珍藏这个秘密和这份手迹70年都没有和任何人说,是因为当时救助红军的时候很危险,这件事情必须要保密。“当时红军留下这分手迹的时候,也嘱咐我爷爷,要等胜利了之后再拿出来,爷爷后来又嘱咐父亲。父亲就一直把手迹藏在家里,这件事也没有和任何人讲。”

得偿所愿的一句感谢

“我要去找他们!我一定要去感谢他们。”这是吴炳银第一次得知唐家人的下落后的反应。“当我听到唐家人的消息的时候,我赶紧带着很多东西过去了。”

双方见面之后都很激动,吴炳银向红军们的恩人老乡唐安华表示了感谢。“谢谢你们当时不畏危险,救助红军战士,谢谢。”

一场战斗过后的休整,展现了红军战士与百姓的鱼水之情。半个多世纪后,尘封的文字让曾经的情义延续,也让逝去的老红军吴贞和,得偿所愿。

在《跨越时空的回信》上,吴炳银为带着遗憾离世的父亲吴贞和及其他红军战士写了一封回信。他在信中写道:“儿子终于见到当年救你的唐树田家人,当面向他们表示了感谢,你多年的遗憾得以弥补,可以放心了。”

吴炳银在信中对父亲说:“我更加能够理解,为什么你一直到离世,都对没能当面感谢救命恩人耿耿于怀,一定要嘱托我找到唐家人,因为对老百姓守信践诺,是红军始终被老百姓信任的根本。”

“父亲,你的遗愿儿子已经替你完成,但是你们老一代人坚守的准则,会一代代传承下去;你们当年的理想抱负,依然会成为年轻人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