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柴桑区涌塘村党总支书记 李洪亮
访谈主题
脱贫不返贫
核心观点
一方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项事务中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它成为脱贫攻坚过程中,一支永远都不会走的‘帮扶队伍’。
主打稿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特派记者 陈大圣 胡康林 万瑞波 龚珏)“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习近平总书记3月7日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关于脱贫攻坚的讲话,连日来引起了人大代表们的热议和共鸣,特别是对于奋战在基层的人大代表来说,更是说到了心坎上。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来说,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柴桑区涌塘村党总支书记李洪亮在接受江西网络台记者采访时说。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总书记说,我们既不能吊高了胃口,也不能降低了标准,”李洪亮说,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要巩固脱贫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做好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脱贫解困工作。

1989年出生的李洪亮,在2012年大学毕业时选择扎根农村,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2014年12月,在村“两委”换届中,李洪亮高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彼时年仅25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就成为了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涌塘村脱贫攻坚的成果如何呢?李洪亮介绍说,他们村原本有31户贫困户,通过这几年的结对帮扶、精准施策,已经脱贫了29户,目前还剩2户2人没有脱贫。“对于这两个人,我们也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非常有信心2020年顺利脱贫,一道走进小康社会。”

“我们村的扶贫措施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帮扶措施,”李洪亮介绍,村里鼓励有劳动能力和条件的贫困户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去,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则通过产业帮扶政策,让他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股份分红,让他们的收入更有保障。

“脱贫不返贫”是巩固脱贫成果的试金石,如何确保脱贫后不返贫,李洪亮有他的想法。“一方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项事务中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壮大起来的村集体经济成为脱贫攻坚过程中,一支永远都不会走的‘帮扶队伍’。”

李洪亮解释说,村集体经济壮大后,村里就真正有经济实力做帮贫解困的工作,如果村集体经济比较弱,那帮贫解困的压力其实就交给了政府和社会。

正是对村集体经济作用的清醒认识,李洪亮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上下足了功夫。在他的带领下,涌塘村的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主要的方式就是一方面想方设法盘活集体资源,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入股引进龙头农业企业,实现股份分红。

记者了解到,目前涌塘村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引导原绿之园瓜果蔬菜种植合作社转型做苗木种植,现已种植草坪100余亩;增加莲藕种植300亩、虾稻共作300亩;鼓励引导优秀青年创办加工企业,村内已有一家服装加工厂、一家雨伞加工厂,解决近百名留守妇女、老人和贫困户就业。

“今年,我们计划做一个一二三产融合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这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好以后,既可以解决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也可以增强村集体经济,预计今年10月份可以投产。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势,5年之内村集体经济预计可以突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