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奇会见“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央媒体采访团
“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对我们残疾人来说真的很好。”钟国奕放下手中的笋干笑着说道。家住桐梓陂村小组的钟国奕是贫困残疾人,上半年,光靠在厂里务工,就有5000多元的收入进账。像钟国奕这样的贫困户在双红笋厂扶贫车间里还有2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将关爱传递
2013年,周宇家被定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政策为远在外地打拼的周宇解除了后顾之忧。考虑到父母身体不好,周宇决定返乡创业。周宇创办了婚庆公司。周宇:如果没有这种政策,你说我还有心思天天跑到外面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周宇:我更能够感同身受。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老区人民脱贫记
近年来,该村大力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从村情出发,因村制宜,依托富硒资源优势,打造富硒特色产业。目前,潭头村已实现整村脱贫。



-
张春才:5年帮扶让神泉村实现蝶变
2015年9月,当时还是江西省饶州监狱种植一分场场长的张春才,前往偏远的莲花县神泉乡神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从饶州监狱到莲花县神泉村,张春才花了5小时,但从神泉村的村外人到贴心人,他花了足足5年。
-
康峰:牵挂“你”的人是“我”
2018年年底,康峰的帮扶地点改为温盘村,三个帮扶对象改成了温盘村林家冲村民。从那年11月起,只要不出差,几乎每个周末,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康峰一定会准时出现在这三户村民的家里。
-
管建军:带着孩子去扶贫
“从市里学校转学到乡下,我教书这么多年头一回见。”说起班上转学而来的9岁学生管杨涵,江西省鄱阳县高家岭镇中心学校教师占志艳坦言当时挺意外,因为管杨涵的父亲管建军是名扶贫干部。

-
【赣州】果农变身新网红 果园成为直播间
在盛产脐橙、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的赣州市,在电商平台直播间当起“带货主播”的,不仅有“自带流量”的领导干部,还有更多抢占直播风口、钻研直播技巧、通过直播平台寻求更广销售市场的普通农户、商户小贩。
-
【宜春】盲人“羊倌”脱贫记
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岭东乡苏溪村,走进汪建瑞家,远远就能听见“咩咩咩……”的羊叫声和“铛铛铛……”的铃铛声。而管理这些羊群的汪建瑞,他虽然看不见脚下的路,却能独自从家中徒步翻越蜿蜒的乡村山路去放羊。
-
【南昌】昔日贫困村 如今大变样
来到梅岭镇立新村,只见进村路口就是国家4A级景区竹海明珠,来这里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当地不断发展以民宿经济、避暑经济等为主的旅游产业,身处梅岭风景名胜区核心腹地的立新村,也趁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以新业态新消费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
从细节看,直播带货、线上拼团、门店到家……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线上消费活力迸发。
做足“成色”,“千年回响”韵铿锵
在“最后一公里”,更必须牢牢抓住“成色”这个“牛鼻子”,“最后一公里”才会顺利打通。
“兜”住困难群体 “保”住基本民生
把保基本民生作为六保任务之一,对于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意义重大。
全面小康“补短板”要在三方面加劲
全面小康曙光在前,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民生领域工作推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
读懂中国共产党乘风破浪的“秘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党上下始终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跨过一个又一个沟坎、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让青春在“广阔天地”里起航
在大山深处、在贫困地区,有一支近40万人的“三支一扶”队伍,用专业知识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团结携手奔小康
没有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干”字当头为全面小康加油助跑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放眼未来,我们信心更足、动力更强、期望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