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怀,叫“老胡的柴火豆腐”

2019-1-12

作者:陈大圣 胡康林 李希文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导语

南昌市湾里区红星村的老胡,已经做了30年的豆腐,每天起早贪黑从未间断,而他们家更是世世代代以做豆腐为生。他做的纯手工豆腐,豆香四溢,深受欢迎,每天都有一大批人抢着购买。早已不需要靠卖豆腐谋生计的老胡,虽然年事渐高,仍然是乐在其中,他希望能够多做几年,让祖传的技艺留存的久一点。

深冬,位于南昌市梅岭山顶上的红星村,晚上8点就显得格外冷清,家家户户都闭门而息,唯独老胡家还灯火敞亮、热气腾腾。

站在村头,就能闻见一股带着豆香的甘甜,这个时间点儿,村里人都知道,老胡正在做豆腐呢。

很多人不明白做豆腐有多苦。

老胡每天从傍晚6点开始做豆腐,忙到凌晨2点,才能稍稍休息一下。一大早就要出门,卖完一百多斤豆腐才能回家,简单休息后,又要开始准备做新豆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每天都是如此。就是每年的除夕夜,老胡都是在锅边灶前做豆腐跨年。因为,村里大年初一有习俗,一早必须吃青菜豆腐。

这个略显狭窄的厨房是老胡每天工作的场所

老胡名叫胡顺水,今年60岁,从30岁就开始做豆腐,至今已经做了30年,从未间断。而他们老胡家,更是世世代代以做豆腐为生。

做豆腐很辛苦,也赚不来大钱,现在的年轻人没人愿意干。祖传的技艺,到了胡顺水这一代,似乎走到了尽头。60岁的老胡,计划再做10年,但10年之后呢?“可能就失传了吧,”老胡苦笑。

老胡的无奈,儿子胡方看在眼里,心里早有盘算。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的他,谋划了一个小目标:用一种更现代、更有价值的方式,将祖传的豆腐技艺传承下去。

这一期的正向,我们来关注老胡家“豆腐”的故事。

用柴火灶煮浆是老胡坚持了30年的做法

生计

胡顺水的祖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豆腐,他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在记忆中,他的爷爷一直在做豆腐,他的父亲同样做了一辈子的豆腐。

胡顺水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处于物质条件较为匮乏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靠着祖传的豆腐手艺,胡顺水家里的生活条件比起左邻右舍要好一些。

“以前家里穷啊,做豆腐可以卖钱,养家。”胡顺水说,小时候他们一家全靠父亲做豆腐养活,父亲的豆腐做得好,能卖到钱,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要强上不少,自然而然地,胡顺水也就跟着父亲学。

时间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胡顺水在他30岁时,正式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做起了豆腐。

胡顺水接手做豆腐的时间,正逢改革开放的东风席卷祖国大地,农村人开始外出务工,赚钱养家摆脱贫困。胡顺水所在的红星村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大山进城务工,生活也开始越过越好了,相比起来,胡顺水一家靠卖豆腐赚的那点收入,就有些单薄了。

看着左邻右舍外出务工尝到了甜头,胡顺水不动心?“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他们外出干几个月,就能抵我做豆腐一年的收入,还没这么辛苦,但在家做豆腐,一家人能够在一起。”

舍不得远离家人的胡顺水,最终还是没有踏上外出务工的道路,哪怕是打零工都几乎没有干过,三十来年就干了“做豆腐”这一件事,这是他们全家人生活的依靠。

凭借着做豆腐的手艺,胡顺水和老伴养活了3个子女,将他们抚养成才,如今都已经走入社会,成家立业。作为胡顺水唯一的儿子,胡方回想起小时候,满满都是豆腐的味道。

“我们全家的生计,都维系在父亲的豆腐手艺上,从穿衣吃饭,到看病上学,所有的开支都来自于豆腐,那时候我们想买一双球鞋,都要等父亲卖完一锅豆腐。”

在他们家的伙食中,豆腐几乎是天天都有的菜品,百吃不腻

艰辛

老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做豆腐的艰辛可想而知。

每天傍晚6点,早早吃过晚饭后,胡顺水就开始动手做豆腐。在此之前,胡顺水已经将做豆腐用的原材料——黄豆浸泡了18个小时。胡顺水对黄豆的要求很高,使用的黄豆全部是他从周边村子里收购来的本地黄豆。

浸泡黄豆的水则来自屋后的一口老井,井水从梅岭山上而来,清醇甘甜。胡顺水说,这口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水质特别好,用这泉水做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

将黄豆打磨成浆后,舀入用特殊面纱做成的吊包中,来回摇晃,将豆渣和豆汁分家,然后把豆汁倒进锅里进行烧煮。胡顺水用的是土灶烧柴火来煮豆汁,在他看来,只有这样烧制的豆腐口感才更好。

期间烧烧搅搅,让其受热均匀,也避免巴锅。“一定要用铁锅来烧,现在买的锅烧不出这样的味道。”除了对锅有讲究,时间、温度、点浆的比例,都将影响到豆腐的质感,凭借30年的经验,胡顺水能分毫不差把握好分寸。

一个晚上胡顺水要做两锅豆腐,经过6道工序制作出来的豆腐外皮柔韧,皮内绵软洁白,做完已经快到凌晨2点。

草草睡一个囫囵觉后,早上6点,胡顺水开着他的三轮摩托车,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骑行40分钟,把豆腐拿到湾里区城区的工机场菜市场上卖。

以前,村里没有马路,胡顺水起得更早,天不亮就得出门,用板框(一种挑豆腐的工具)把一百多斤豆腐挑到周边各村去卖,山路一走就是几十里,豆腐卖完回到家,有时已经是下午三四点,简单休息一下后,又要开始准备做新豆腐了,每天如此,从不间断。

说起最忙的时候,还得数大年三十的晚上。“村里大年初一有习俗,一早必须吃青菜豆腐,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很多人要来买豆腐,所以年三十晚上就要做很多。”

每年除夕夜,别人家都团坐在一起看春晚、唠家常,而胡顺水都是在锅边灶前跨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胡从不间断乐在其中

享受

豆腐可谓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菜品之一了。相传,豆腐是2000多年前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苏东坡曾咏叹:“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对于豆腐的这些历史,南昌市湾里区的老百姓可能了解得不多,但是一提到豆腐,大部分人一定会说红星村老胡家的豆腐最好吃。

家住湾里区的王大妈就是胡顺水的一位忠实顾客,隔三差五就要买几块回去,因为她五岁的孙女爱吃。有一次她去晚了,胡顺水的豆腐早已卖光,王大妈就在其他的豆腐摊买了两块,回去照例做给孙女吃,孙女尝了一口,说:“奶奶,这不是红星的豆腐,不好吃。”

连五岁小孩都能辨出不同,胡顺水的豆腐口感之特别可见一斑。这么好吃的豆腐,自然也就是抢手货了。每天早上,胡顺水160多斤的豆腐,经常是一个多小时就一扫而光,很多来得晚的市民生怕明天也买不到,就先付钱给他,千叮万嘱把豆腐给预留着。

看着那么多人喜欢他做的豆腐,那么多人因为没有买到一块豆腐而遗憾不已,胡顺水的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这也是支撑他继续做下去的动力,虽然他早已经不需要靠做豆腐维持生计了。

胡顺水子女早已成家立业,儿子胡方在南昌开了一家汽修公司,生意做得还不错。前些年,胡方见父亲做豆腐很辛苦,就提议让他放下豆腐生意去城里生活,像其他老人那样,享受享受天伦之乐,但被胡顺水拒绝了。

胡方一开始很纳闷,但直到后来才理解父亲的心思。“我父亲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他认定的事就要一直做下去,做豆腐成了他的乐趣,特别是那么多人买,他很享受这种认同感和成就感。”

了解了父亲的想法,胡方也十分支持。2008年村里修了水泥路,胡方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大大节约了在路上的时间。

这口水井是全村人的宝贝,从上到下有三个水池,饮用和清洗分开

由于每天都要下山到湾里城区,胡顺水还成为了村里的“代购员”,张三家想买一条鱼、李四家想买一袋米、王五家想买一桶油,经常是托胡顺水帮忙带回来,而胡顺水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乐在其中。胡顺水经常是拖着一车豆腐下山,带着一车生活用品上山。

如今,胡顺水把做豆腐当成了一种乐趣和责任,因为喜爱,他对卖豆腐也就变得很“马虎”,手工豆腐卖的是市场价,本来也就是小本生意,可他还经常给别人去零头。

“有时候卖的豆腐要收8毛钱零钱,他都算了,他人就是这样,经常说零钱算了算了。”胡顺水的老伴说起这些事,对他是一脸的“嫌弃”,可嘴里却哈哈地笑着。

小胡在琢磨着他的豆腐制作体验馆项目

传承

不知不觉,胡顺水已经60岁了,豆腐一做就是30年。10年前他说,等他干到60岁就不干了,而如今他改口说,再干10年,干不动了就不干了。

对于父亲的“出尔反尔”,胡方心里清楚,父亲是放不下这门手艺,也放不下那些等着买他豆腐的乡亲。

父亲的无奈,胡方看在眼里,虽然没能传承父亲的手艺,但他心里早有盘算:用一种更现代、更有价值的方式,将祖传的豆腐技艺传承下去。

这几年,在往返红星村看望父母时,胡方发现家乡的变化很大,村里搞了新农村建设,修了柏油路,去村里参观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而他家的豆腐也越来越受欢迎。

“既然游客多了,口碑也有,为什么不做成产业,让更多人吃到我们老胡家的豆腐?”去年年初,胡方经过多方考察后,萌生了在家乡搞“豆腐”生态旅游的念头。

胡方的设想是建一个以“豆腐文化”为主题的制作体验馆,并配套一些农业旅游项目,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把祖上的手艺传承下来,并将“豆腐文化”挖掘出来,同时通过这个项目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

由于地处梅岭山顶,种庄稼很难有好收成,村子里大量的地已经荒废了。胡方说,他要把这些荒地都利用起来,全部种上黄豆,既能够满足豆腐制作的原料供给,还能够给村民增加收入。而他的体验馆做起来后,还可以给村里人提供就业岗位。

豆腐制作体验馆规划图

站在项目地基上,胡方描绘着心中的那张蓝图:“这里以后就是豆腐制作体验馆,这里就是鱼塘,这里是……”

现在,胡方的“豆腐”旅游项目正在进行申报审批,顺利的话很快就能进入建设期,“2019年10月应该就能试运营。”对于即将开拓的新领域,胡方充满了期待。

充满期待的还有胡顺水。眼瞅着就要断送在他手里的祖传技艺,如果能够在儿子的手上发扬光大,那何尝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呢?更重要的是,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而是一种精神,就像祖辈告诫他一样,做人要像豆腐一样,清清白白,不蒙尘垢。

版权声明:本栏目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已取得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